“心”与“肤”的对话:“皮肤感知关爱”心理健康圆桌会精华分享
皮肤是情绪的镜子,心灵的状况往往会直接“写”在皮肤上。为了深入探讨慢性皮肤病患者普遍面临的心理健康挑战,并提供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,“皮肤感知关爱”系列活动特别举办了一场线上心理健康圆桌会。我们邀请了皮肤科医生、心理咨询师以及资深患者代表,共同就“心”与“肤”的紧密联系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。现将本次圆桌会的精华内容分享给大家。
精华观点一:承认并接纳情绪,是疗愈的第一步(心理咨询师)
“很多患者会因为自己的焦虑、沮-丧而感到自责,认为自己‘太脆弱’。但我想强调,面对慢性疾病带来的不确定性和生活影响,产生负面情绪是完全正常的,这是人类面对困境的本能反应。疗愈的第一步,不是压抑或否认这些情绪,而是承认它的存在,并允许自己去感受它。你可以对自己说:‘是的,我现在感到很焦虑,这是可以的。’只有当你不再与自己的情绪为敌,你才能开始真正地处理它。”
精华观点二:压力管理应成为处方的一部分(皮肤科医生)
“在我的门诊中,我越来越多地发现,患者皮损的波动与他们的压力水平高度相关。从医学上讲,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-致体内皮质醇等应激激素水平升高,从而加剧炎症反应,破坏皮肤屏障,这对于银屑病、特应性皮炎等疾病是‘火上浇油’。因此,我现在常常会把压力管理的建议,作为‘处方’的一部分开给患者。比如,建议他们尝试规律的轻度运动、练习深呼吸或冥想。这不是可有可无的‘心灵鸡汤’,而是有科学依据的辅助治疗。”
精华观点三:找到生活的“非疾病”重心,重塑自我认同(患者代表)
“患病初期,我的整个世界都围绕着我的皮肤转:每天照无数次镜子,心情随着皮损的好坏而跌宕起-伏,感觉自己被‘病人’这个身份牢牢困住了。后来我意识到,我不能让疾病定义我的全部。我开始重新拾起我的爱好——摄影。当我专注于取景框里的世界时,我就暂时忘记了皮肤上的不适。慢慢地,我在摄影中找到了新的成就感和社交圈。我的经验是,你必须主动去寻找和建立一个不被疾病所占据的‘生活重心’,无论是工作、爱好还是家庭,这能帮助你重塑自我认同,让你记起,你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,然后才是一个患者。”
精华观点四:学会“钝感力”,与不完美的皮肤共存(心理咨询师)
“追求完美是痛苦的根源之一。对于慢性皮肤病,我们可能需要学会一种‘钝感力’——即对外界的目光、对皮损的微小变化,不过于敏感和在意。这并非麻木不仁,而是一种智慧的自我保护。我们可以练习将注意力从‘皮肤的外观’转移到‘身体的感受’。今天是否感觉更舒适?瘙痒是否减轻了?这种内在感受的改善,比镜子里一个红点的消退,更能带来持久的幸福感。学会与不完美的皮肤和平共处,是走向内心强大的必经之路。”
总结:
这场“心”与“肤”的对话,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,皮肤的健康与心灵的宁静密不可分。关爱皮肤,必须从关爱内心开始。通过接纳情绪、科学管理压力、重塑生活重心和培养“钝感力”,我们可以有效打破“心理-皮肤”的恶性循环,为皮肤的康复创造一个稳定、和谐的内在环境。这,正是“皮肤感知关爱”所倡导的全人疗愈理念。
时尚品味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E-mail:906207380@qq.com,我们将立即处理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