湿热的症状与祛湿调理方法
湿热是百病之源,很多人对此不理解,但凡一个精通中医养生保健的人来说,都能明白这其中道理。因为湿、热是外邪致病因素之一,四季均可致病,湿性重浊黏滞,不易祛除,并且可发于人体各部,遍及脏腑、经络、肌肉、皮肤、下阴部位等。
湿邪滞留于脏腑经络,最易阻遏气机,损伤阳气,且湿性留着,黏滞难移,并常同定一处,病势缠绵,不易速愈。尤其是湿邪和热邪互为勾结,这是增添了除湿的困难性。元朝朱凡溪去:“六气之中,湿热为病,十之八九”。而其治疗向来棘手,缠绵难愈。
另外,湿热源起脾胃,脾胃是人的“后天之本”,而脾胃又是湿热的“生发之源”,“传导中心”。人的五脏六腑息息相关,十二经脉、奇经八脉又环环相连,所以脾胃一旦湿热必将引起全身性疾病,湿热郁久不除,必将传导其它脏腑、经脉,甚至四肢百骸而引发诸多疾病,所以我们只要防治温热,就可以有效地防治很多疾病。
根据临床经验,我们可以看出有不少疾病源自湿热。
湿热会引起的疾病
湿热会引起皮肤病
脾胃湿热久蕴不去,首先五脏六腑之气血津液全被灼热,超出了身体温度所需要的温度,会造成热伤肌肤的各种病理现象,如湿疹、青春痘、黄褐斑、牛皮癣、白斑等疾病,都需从湿热去论治,方能找到治疗的奇方。
湿热会引起肝胆病
肝胆病,我们最常见的症状就是黄疸,最常听的病症就是肝炎、胆囊炎等。这些疾病,究其病因,都跟湿热有关。当脾胃湿热日久,必然殃及同在屋檐下的肝胆,使肝胆功能失常。所以像各种急慢性肝炎、肝硬化、肝腹水、急慢性胆囊炎、胆结石、急慢性胰腺炎等大都与湿热有关。治疗也以除湿热为主。
湿热引起泌尿系统疾病和生殖系统疾病
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湿热下注这个语,其实这是温热传导的一个重要现象。湿热源于中焦,首伤上焦,终于下焦,所以说只要人体内有湿热必然会伤下焦,下焦是人的肾、膀胱、大小肠,以及人的生殖器官的所居地,当湿热下注到下焦时,人就易得病,所以泌尿系统疾病和生殖系统疾病有很多时候,发病原因也是湿热,治疗当以热论治。
还需要重点指出的是,现在不少妇科疾病严重困扰着当代女性的身心健康,其实以潮、臭、腥、腐为特征的妇科病根本原因就是内湿热的存在,所以明白了这一点,临床防治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注意除湿热防治妇科病,避免无知酿成祸害。
湿热导致文明病
高血压、高血脂病、糖尿病、肥胖、脂肪性肝病等,如果从病理上去究病因,这些病都是由湿热引起的,因为湿热对气血津液影响很大,这些病症的根源就是体内能量未完成,湿热生成,造成血脂,血糖,血黏度等异常,假若我们在湿热初起时就进行预防,就不会有那么多悲剧的出现。
另外,像湿热顽咳,湿热性心脏病(病毒性心肌炎)等都是由湿热犯上焦,侵犯心肺所致。
总而言之,湿热已经给现代人制造了并继续制造着麻烦和痛苦,我们只有重视它,了解它,预防它,治疗它,才能维护我们自身的健康。那么怎么预防,我们要从病根上找方法。
内养正气、外避邪气为健康之本:人在自然界中生存,必须依赖于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质而生存。如果想要避免湿热伤身,重要的是内养正气,外避邪气,保养正气就是保养人体的精、气、神、保证人体脏腑的功能正常,正气不虚,即“五脏元真通畅,人即安和”,这样外界的所有邪气也就很难袭身了。即使邪气袭身,也能避免外邪导致疾病产生。“外慎邪气”则是警惕外界一切可以致病的因子,主要是从有病要早治,生活要节制等方面来调摄养生。在本书中,我们每一篇文章都是为此目的的服务的,所以认真学习本书,对防治湿热伤身、防病保健很有益。
湿热体质主要表现
面部看起来都会有一些不清洁的感觉。面色发黄、发暗、油腻,牙齿发黄,牙龈和口唇比较红;皮肤容易生以脓包为主的痤疮,并伴有疼痛红肿,经常口感、口苦、口臭;汗味和体味较大;大便燥结或者粘滞不爽,异味大。
性格急躁易怒,情绪上常见紧张、压抑、焦虑等。容易出现筋骨肌肉的疲劳,时常腰酸背痛、浑身疼的难受。
湿热体质形成原因
1、湿热体质主要是由肝胆、肠胃功能的相对失调造成的。肝胆郁结化热,脾虚内生痰湿,体内又湿又热又闷。
2、如果一个人抽烟、喝酒、熬夜三者兼备,那注定是湿热体质,外型大多不好看。
3、滋补过度,时间一久就会促成湿热体质。长期的情绪压抑也会形成湿热体质,尤其是情绪压抑之后又借酒消愁,这是很常见的情况。
清热祛湿调理方法
疏肝利胆,清热祛湿。保持情志畅达,增加身体的柔韧性,使筋骨关节柔软。而饮食肥甘厚腻、嗜烟酒、熬夜最易生湿热。再者,湿热排泄的渠道,要多饮用清水,以保证二便的畅通。
饮食少甜少酒,少辣少油。
适合湿热体质食用的食物
苦瓜、黄瓜、冬瓜、丝瓜、菜瓜、西瓜、葫芦、西红柿
芹菜、芥菜、白菜、空心菜、卷心菜、
莲藕、芥蓝、竹笋、紫菜、海带、系桂
绿豆、四季豆、赤小豆、扁豆、红小豆
薏苡仁、莲子、茯苓
西瓜、梨、绿茶、花茶
兔肉、鸭肉、鲫鱼、田螺
丝瓜山药汤、冬瓜排骨汤、芹菜猪肉汤、莲藕排骨汤等可以经常食用。
不适合食用的食物
麦冬、熟地黄、银耳、燕窝、雪蛤、阿胶、蜂蜜、麦芽糖
韭菜、羊肉、狗肉、鹿肉、桂圆、榴莲、芒果
等滋补食品。
湿热体质最忌食经过油炸煎炒烧烤等高温加工烹制而成的食物。
早上可以喝一小杯淡盐水
湿热体质食疗粥:茯苓3g,陈皮3g,米仁20g,核桃10g,粳米150g。做早餐服用。
通便按摩:摩腹:仰卧位,屈曲下肢,顺时针方向摩擦腹部。按摩脐中、右腹、上腹、左腹以及下腹部,周而复始,循序按摩腹部15分钟,一天一次。
中医药调理
1、自行按摩膈俞穴、肝俞穴、足三里穴、三阴交穴等。
2、日常可服六一散、清胃散、甘露消毒丹、四妙散等。
3、冬季不宜多补,如尽量少吃肉类,特别是肥肉,所谓“鱼生火、肉生痰”。
4、湿热明显时,首选背部膀胱经的腧穴刮痧,可改善尿黄、烦躁、颈肩背酸痛。这些穴位不宜艾灸,可以用指压或者毫针刺,取泄法,需专科医生操作。
5、湿热体质从临床辨证分型来看,又可分为湿重于热,热重于湿和湿热并重。湿重的化湿为主,常用药如滑石、生甘草、杏仁、薏苡仁、白寇仁、茅根等。热重以清热为主,可选用金银花、蒲公英、野菊花。紫地丁、黄岑、黄连、葛根等。
祛湿茶方
参麦银花茶
制法:上药共放保暖杯中,沸水冲泡,盖闷10多分钟,频频代茶饮。每日1剂。
宜忌:脾胃虚寒及痰湿内滞者不宜服用。
健脾祛湿粥
薏苡仁山楂红豆粥 薏苡仁、干山楂、粳米各30克,红豆20克。
先将薏苡仁、红豆洗净加水适量浸泡1小时后蒸熟,用山楂加水适量与粳米煮粥,粥将熟时,倒入蒸熟的薏苡仁、红豆再煮5~10分钟即可食用。每日早晚当主食吃,可健脾祛湿、降脂减肥。
时尚品味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E-mail:906207380@qq.com,我们将立即处理。